四个煤炉、三口煎锅、三口铝锅、两张桌子、几把塑料凳……清晨六点刚过,家住浙江省衢州市衢江区黄坛口乡黄坛口村的毛师花老人就在村口摆放好了简单的桌椅,点燃了炉火,开始为过往的行人提供早餐……
1."爱心早餐摊"让过往学生们感受到亲人般的关爱
毛师花在黄坛口村村口摆早餐摊已经20多年,住在附近的人们早已成为这个早餐摊的常客。每天天刚微微亮,就陆陆续续有学生和赶着上班的人来到这里:打一碗豆浆,点几个粽子、要一张蛋饼……六年级的学生吕志豪是这里的常客,来毛奶奶摊上吃早饭已经成为他日常生活的一部分。花两块钱买了四样早餐,吕志豪说:“从二年级开始,我就在这吃早餐。奶奶卖得最实惠,每种早餐都只要5毛钱,如果在别的早餐铺,光一个粽子就要两三块钱。” 天越来越亮,来往的学生也越来越多,孩子们把毛师花的早餐摊围成了一个小圆圈。“奶奶,我要一个粿”“奶奶,我要一个蛋饼”,在一声声“奶奶”的呼唤下,毛师花麻利地给孩子们送上一份份早餐。老人忙不过来的时候,有些孩子就自己动手打上一碗豆浆;有的孩子吃好了就把钱压在碗下,和毛奶奶打个招呼便走了;有的甚至把用过的碗洗干净,让毛奶奶再用来装豆浆,这一切都已形成了一种默契。
学生张梦雅说:“每天家里给我两元钱吃早饭,这样的蛋饼,毛奶奶这边才卖五毛钱,我买两个还能存下一元钱呢。有时我没有带零钱,毛奶奶总是笑着说没关系,让我第二天把钱补给她。” 在教师祝春霞眼里,“早餐奶奶”就像一盏灯,守护在学校门口。祝春霞说:“也许你不会去她那里吃早饭,也许你与她没有过多交集,但只要看见她,心里就会暖暖的。”师生们真心而朴素的话语里面藏着的是对毛师花深深地喜爱和尊敬。对他们来说,哪里的早餐都不如这里的好吃,这是家的味道,是奶奶的味道。
2.23年骑坏了四辆三轮车 早餐却从未涨过价 每天凌晨1点,浙北山区还在沉寂,人们还在安睡,在黄坛口村,却有一片温暖的灯光已亮起。在毛师花的厨房里,老人已经开始了一天的准备工作:生煤炉、磨豆浆、炒菜做馅、蒸粽子……23年来,她日复一日,不曾有变。即使是寒冷的冬夜,生物钟也会把她从睡梦中唤醒。处理完原料后,毛师花老人摸着黑,分两次用小三轮把东西运送到路口,然后就开始煎蛋饼、做糯米粿。 豆浆是凌晨现磨的,蛋饼用的是当地最好的鸭蛋,肉馅也放得特别实在,毛师花对自己做的早餐十分“慷慨”。而面对人们“5毛钱一个会不会亏本”的善意提醒,她对这起早贪黑的早餐生意却很“糊涂”。“刚好差不多。”老人总是这样说。“但人们都知道她赚不到钱,甚至是亏的。”与毛师花早餐铺做了20多年邻居的毛永森说:“23年前的物价能跟现在比吗?现在5毛钱能买什么啊!”但毛师花老人似乎并不在意,在日复一日的劳作中,“生意”好像只是一种表象意义上的衬托,更多的是老人一颗爱心的奉献。 23年的时光里,毛奶奶骑坏了4辆三轮车,煤炉更换了四五十只,吃早点的人们也是换了一拨又一拨。虽然毛奶奶卖的早餐样式不多,也并不特别,但里面融汇了很多感情,有信念、有关爱、也有仁义、有坚守……
3.“早餐奶奶”温暖乡邻 众人接力将爱心传递
23年来,毛师花老人的早餐温暖了一批批学子,孩子们在外学习归来,总是会去再吃一顿毛奶奶做的早餐。毛奶奶朴素的爱与关怀,如同熟悉的早餐味道一样,早已刻在了孩子们的心灵中;奶奶亲手做的早餐有着亲人般的朴实与温暖,成为黄坛口乡几代学生心中最亲切的记忆。
毛师花老人的两个儿子和两个女儿都在市区上班,儿女们一直都希望老人搬去城里和他们一起住,这样方便儿女们照顾老人,但是毛师花都拒绝了。因为她舍不得她的早点摊,舍不得黄坛口的孩子们,她希望自己的“爱心早餐”可以一直延续下去。 毛师花经营早餐铺的钱来自她每月1040元的养老金,她用这钱来购置面粉、糯米、菜、油等原料。在黄坛口乡,毛师花的行为赢得了村民的称赞。为了传递这份爱心,很多村民都会将自家产的猪肉、鸭蛋等食材以成本价卖给毛师花。村民们说:“我们的孩子都吃过老人的早餐,我们也希望能有更多孩子吃到老人做的早餐。”最朴实的心声,寄托了最厚重的敬意,这也许是对毛师花老人最好的回报。 “早餐奶奶”以23年的奉献,写下了与时代变迁、物价升腾轨迹所不一样的特色“传奇”。在这“传奇”里,蕴含的是她对这一方水土和孩子们始终不变的爱。也正是在这“传奇”里,毛师花老人用质朴的行动谱就了一曲“时光易老,爱心常在”的最美赞歌。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