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个人如果离开人世时,为什么不能捐出自己的器官,帮助有需要的人延续生命呢?”于立荣的想法得到中国红十字会、中国人体器官捐献管理中心的支持。在于立荣的影响下,她和公司的另外9名员工集体签署《中国人体器官捐献志愿登记表》。这是中国首次以企业名义进行集体捐献器官的捐献志愿登记。 这只是发生在2015年10月底的一件事,北京凌盛集团董事长于立荣公益之路的一个小片段。 一路走来,于立荣与公益结下不解之缘:从2007年开始,她每年拿出企业利润的一部分来资助教育和公益事业,捐助平谷金海湖一所小学改善教学条件、发起“健康行”大型公益慈善活动、拿出300万成立北京联合大学奖学金帮残疾人实现梦想、成立“北京凌盛爱心公益基金会”……9年来,于立荣投在教育和公益事业上的钱超过五千万元,她的梦想是做一个公益事业的推动者。 “我希望用自己的行动回馈社会;用凌盛精神回馈社会;用我们的爱回馈社会。”她一直坚信:唯有爱心铸造的事业才能永恒,取之社会、回报社会、创造机会、共同成长,始终是企业的社会责任和使命。
1.体育女孩重拾梦想创业 讲信誉重服务闯出一片天地
北京凌盛集团董事长于立荣是一名75后,当初她年仅21岁便来到北京创业。一个学习中文的女孩,为何会选择又苦又累的工程行业进行创业?于立荣说,这源于自己高中时代的体育梦。 高中时期,擅长长跑的于立荣是学校体育队的队长,最大的梦想是当一名体育老师。那时,学校条件很差,校园内几乎没有任何体育设施。操场上到处裸露着石子,一刮风便尘土飞扬。每年运动会前,学生都要自己去修整操场。在卡车上往下卸沙土的时候,于立荣不小心摔了下来,严重的腰间盘突出粉碎了她的体育教学梦。 “我当时想,等我有了能力,要用最好的工程队伍建设体育场馆,让喜爱运动的学生有更好的环境追求梦想。”尽管当体育老师的梦想“打折”了,但于立荣还是决定要选择一个和体育、健康、教育有关系的职业,创业的念头开始在她心中生根发芽。2001年12月,于立荣成立了,主营体育运动场馆建设项目。
创业初期,于立荣手下只有十几个人。作为老板,为扩展公司业务,她总是亲自拜访客户,以积累更多的人脉资源。当时她的车一年跑15万公里,一天一箱油,早上六点出门,北京的学校、宾馆、酒店,她一家一家去跑,有时候回到家里已经是半夜两三点,异常辛苦。 公司成立的第八个月,工程款收不回来,工资发不下去,管理经验匮乏的于立荣被材料商堵截在办公室门口,公司的另外两位合伙人很快退出了。绝望的于立荣也险些放弃,亲戚朋友一起鼓励和凑钱,才帮助她重拾信心,一步步渡过了难关。 公司渐渐有了起色,订单也越来越多,于立荣反而放慢了脚步。她更加明确了公司的定位,选择了做绿色环保工程,同时意识到多方面能力提升的重要性,她开始苦学管理,并在深入思考后为凌盛确立了“国际标准+魂”、“360°服务+360°省心=共赢”的发展理念。她发现装修行业存在很多问题,工人水平参差不齐,不容易沟通,上百种的装修材料管理也很困难,很多公司为了挣钱,工程刚完工就立即将工人撤走,根本就没有“信誉”二字可言。而于立荣则要求自己的员工在合作结束后还要不定期地拜会客户,帮助他们解决问题,让服务涵盖签约前、签约中、签约后和维修阶段,过了保修期之外还有一个维护服务。她认为,为客户提供全方位的服务,才能建立更加稳定的合作关系。几年下来,过硬的工程质量,一流的服务,让她在业界口碑频传,订单、合作接踵而至。 经过发展,当初主营运动馆场馆建设的凌盛集团,如今已能为医院、学校、体育场馆、酒店及其它公共设施的投资、建设者提供建筑全产业链服务,并且成为绿色建筑、节能环保行业的排头兵,在业内有着很好的口碑。不过,她仍然没有松懈,于立荣说,做企业每天都要日益精进和小心谨慎,她很享受这种每天都在创业的感觉。
2.每年用企业利润扶残助困 用爱心铺设公益之路
于立荣开始做公益是从健康理念开始,主要是受到身边亲人和朋友的触动。 她的圈子都是三四十岁的人,这些人很忙,不仅顾不上自己的健康,也顾不上家里人的健康。几年前她的哥哥肝癌去世,另一个哥哥脑出血,妈妈也病故,让她突然意识到健康生活的理念特别重要,“就像一辆车一样,五千公里或是一万公里就要去验检,问问身边的人,平时压力那么大,根本就不注重健康”。 从2008年开始,于立荣提出“凌盛公益健康行”,这一活动在全国组织了上百场公益性讲座,吸引了积水潭医院、同仁医院、儿童医院、肿瘤医院、武警总医院等单位人员都来义务参加健康行活动。“某位院长一直在提倡每天快走一万步,他体形较胖,现在他也是这个活动的受益者。肿瘤医院的院长说要体检,听课的这些人就真的到医院去体检了,很多人都发现了问题,就及时去做了治疗。还有一些人不爱运动,听了讲座后就每天开始跑步,过了几个月打来电话:‘于总,你看我现在瘦成什么样了。’拍了照片给我看,我感觉很有成就感”。
2007年12月,于立荣在一次偶然的机会来到了北京市平谷区金海湖镇洙水小学,看到学校的场景后,她很震惊,“北京还有条件如此落后的学校?”于是,她捐了15万元现金,着手帮助学校改善基础设施,重修了操场,又重新粉刷了教室,不仅把教室的电脑全部更换,而且把课桌和椅子也都换了新的,还赠送了不少名人字画。她说,“我创业的时候,获得过很多帮助,现在有了实力,我想帮助更多的人完成梦想”。以此为起点,她和公司股东们商议,决定每年拿出企业利润的5%用以健康、教育、环保等领域的公益慈善事业。 “希望健康的孩子能够在设施良好的校园中安心学习、自由奔跑。还有一些不够健康的孩子,我也希望能够帮助他们达成心愿。”开始关注特殊教育的于立荣,有感于北京联合大学“健残融合”的教学理念。她捐助300万为特教学院的孩子们设立了一个10年计划的“凌盛奖学金”,她每年选出一批优秀的大学生进行资助。于立荣说:“减轻他们的经济负担,同时,我希望他们都能找到自己的人生价值。” 有一次,她回到学校去看了看,碰到两个孩子,其中一个听障生是班级班长。“这一万元奖金你打算怎么花?”于立荣问。“立荣姐,我做慈善了”,孩子说。他自己在网上做了一个宣传片,教别人学手语,帮助像他一样听不到的人。 另一个孩子是北京的,他说把一万元钱用来交了学费,因为父母都没有工作,还有一个妹妹,如有剩下的钱,也要拿出来做慈善。于立荣认为,这些孩子同样了不起。 每年,于立荣都会为残疾大学生组织慈善拍卖活动,将这些学生的书画艺术作品进行公益拍卖。令她感动的是,学生们的拍卖所得并没有用在自己身上,而是选择捐助给高中的母校。“一名学生告诉我,把这些钱捐回母校,帮助更多的学弟学妹有上大学的机会,走出来看看外面更精彩的世界。我当时眼眶就红了,我相信这份感恩和正能量,一定能传递下去。”于立荣说。
于立荣的公益之路一直没有停止。对外经贸大学推广孔子学院——中华文化走出去人才培养计划,这个计划在于立荣看来很有意义,她就和学校签了九年的资助协议,一共资助1000万元;在北京电影学院,她出资100万元支持电影学院创作、和社会实践活动;在首都师范大学,她捐助1000万元实施“首师大凌盛卓越教师培养计划”;2015年她与北京残疾人福利基金会共同成立“凌盛北京市残疾人大学生阳光天使奖学金”专项基金,鼓励残疾人大学生从事公益事业;同年中秋节,于立荣号召员工捐钱为平谷一所学校做“月亮图书馆计划”,并在北京电视台中秋晚会上进行了现场众筹。她还与平谷区红十字会成立了“凌盛·博爱”奖学金,拿出60万元帮助平谷家庭困难的优秀学生解决学费及生活费用问题。 于立荣说,在教育方面,凌盛集团的捐资助学公益活动会一直做下去。
3.“奔跑女神”身体力行 将环保视为一生责任
认识于立荣的人,都知道她有一项爱好:跑步。繁重的工作让她付出了巨大的精力和时间,无休止的忙碌为她的健康埋下了隐患。有很长一段时间,她经常感到体力不支、腰酸背痛。这时候,心底的运动梦又对她发出了召唤,于是她重新拾起尘封多年的跑步梦。 开始跑步始于一个决定。有一次,她让司机把车开走,身上不留一分钱,然后一路慢跑回家。经过21天的坚持,跑步的习惯就此稳固下来。工作再忙,于立荣也会每天挤出时间完成这一“既定项目”。每天她都坚持跑步7公里,风雨无阻。不知不觉,她竟已坚持了9年。在公司中,员工们偷偷地称呼她是“奔跑女神”。 在每天七公里的奔跑中,于立荣首先思考的是自己所处的环境。尽管跑步对所有人来说都是一项简单的运动方式,可是当下户外的空气已经越来越不适合这项健康的运动了。那么问题出在哪儿?应该如何解决?人与自然、企业与自然的关系该如何处理?在一次次的奔跑中,于立荣坚定了效力环保的想法。 于立荣将环保纳入到公司发展的新规划之中。她说:“我是做工程建筑的,那就从建筑上的节能环保做起,从自我做起,形成企业价值观,再去影响更多的人。”
最令于立荣感到高兴的,还是自己为首都蓝天做出的一份贡献。在她的领导下,北京凌盛爱心公益基金会成立“蓝天白云首都节能环保专项基金”,她专门拿出一部分资金来表彰推动环保工作突出的单位和个人,并鼓励社会各界以得奖者为楷模,尽社会之责任,共同促进环境保护工作。专项基金又通过成立校园节能环保志愿者协会、节能环保宣教基地、组织节能环保演讲大赛等多种形式,让更多的人认识环保,推行健康理念。 2015年举办的首届“凌盛蓝天白云杯”京津冀百所高校节能环保绿色校园大学生演讲大赛,是通过大学生团队演讲比赛的形式推广低碳环保绿色生活,这样一来可以让更多的大学生参与环保事业,这次活动在社会上产生了积极广泛的影响力。对外经贸大学学生徐玥晨说,参加演讲大赛,整个人都受到了洗礼;人民大学的一名学生通过活动注意到学校门口传达室过度包装的快递会对空气造成污染;南开大学的一名学生演讲的时候从兜里拿出了一双筷子,说与其拒绝一次性筷子和餐盒,不如自己带双筷子……这些点点滴滴的认识和改变给于立荣带来许多感动,也让她更加坚定地倡导环保之路。 2015年6月18日,凌盛集团与国家机关事务管理局、教育部、共青团中央和国家粮食局联合主办“厉行节约,学校在行动”2015年建设节约型校园宣传系列活动,于立荣做了题为”教育情、蓝天梦”的演讲,她希望通过这样的节能主题活动,激发公众对于环保的使命感和责任感。同年,凌盛还成立了北京绿色化校园建设研究院,全力研讨推进大学校园绿色化建设,研究如何把绿色化理念传播出去,推动全社会加入到环保的行列。与此同时,凌盛还建立了节能环保科技产业联盟,联合有社会责任感的节能环保企业,共同为美丽的生态家园贡献一份力量。 “对于环保,我觉得这就是我的责任,好像一辈子都要去做这个事。”于立荣说。如今的她,每天依旧坚持奔跑七公里,但与9年前相比,她正在收获更多的满足感。在奔跑的前方,她隐约看见一条伸向远方的绿色大道,而在她的身旁,越来越多的奔跑者加入她的队列之中。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