曾经,他是一名木工,凭着吃苦耐劳的劲头,创办企业,勤劳致富。
现在,他是一名村支部书记,开茶园、办旅游,带领群众脱贫致富,被当地群众亲切地称为“山村好书记”。
他就是山东省泰安市叶家庄村党支部书记朱新荣。
7年来,身有残疾的他,在工作上尽职尽责。工作之余,更是热心公益。他创办残疾人就业孵化基地,安置残疾人就业30余人,累计捐款近20万元。
1.饮水思源 致富不忘乡亲
今年41岁的朱新荣,是泰安市泰山区叶家庄村支部书记,因患上了股骨头坏死,行走不是很方便。但朱新荣坦然面对人生,带领乡亲致富,村民们都对他赞不绝口。 说起自己的经历,朱新荣难以忘怀。16岁时,他开始了人生的第一份工作——木匠,当学徒的那段时间他工作很辛苦,仅有的一点工资也只能勉强糊口。直到17岁时,他当上了派出所联防队员,生活才稍有好转。几年下来,想有更大作为的朱新荣有了创业的念头。2004年,朱新荣创办了东兴建筑装饰有限公司,生意也是越做越好。 “2009年,村子里的几位老党员找到我,希望我能回到村里担任村党支部书记。原来的老书记累病了,当时我们村是贫困村,大家来找我的时候我也很犹豫。”朱新荣说,他当时已经有了自己的公司,公司发展得也不错,如果他回到村子任职,肯定会分散很多精力。“最后我还是决定回来,因为我是从这个村里走出来的,对这个村子有感情。我当时想,我不仅要干,还要干好,带领村民致富。”朱新荣说。
叶家庄村是个小村庄,仅有村民170户、470人,多年来背着“贫困村”的帽子。村民回忆,以前村子里只有羊肠小道,“娶媳妇要往家背”,2005年才修了主街,但没有与外界直通的大道。由于道路不通,村里没有发展项目,村民经济、生活水平不高,青壮劳动力大多外出打工,村内老人和孩子居多,村集体收入不高,专业化人才不足,严重制约了经济发展。村庄脏乱差,村民居住环境亟待改善。
朱新荣刚接手时便碰到了一堆难题。2009年年底,农村低保家庭申请开始。通知一出,不少人就提着烟酒上门了,朱新荣虎着脸把上门送礼、说情的村民都送了出去。随后,朱新荣拖着病腿走村串户进行摸排。朱新荣发现村民周大婶前两年因病摘除一个肾脏,医药费用支出巨大,家里经济压力很大。周大婶一家虽然年年提出申请,但因种种原因,未列入低保家庭名单。这一年,在朱新荣多方努力下,周大婶家获得了久盼的低保补助。前后的反差对照让周大婶感激得热泪盈眶。
2010年开春,新一轮土地承包开始,然而,一些村民在承包村里土地时却不给承包费。比如,有一户村民帮村里修水库时,村里给他打了2000元白条,但是他年年承包村里耕地也从不交钱并跟村里要利息。朱新荣下定决心理顺这一前账。于是,朱新荣让村会计翻出以往所有旧账,村民手中只要有白条的都可以拿来现场确认。这账目一翻便翻到了35年前,秉着公平公正的原则,顺利将账目进行换算,了却一摊乱账,各当事人都很满意。
村风正了、人心顺了,朱新荣开始扑下身子和村民一起寻找发展思路。朱新荣带着村两委全体成员去华西村学习,通过学习,朱新荣有了新的谋划:叶家庄村的发展得从旅游业开始,要打造特色乡村旅游。 2009年开始,朱新荣出面借了两万元钱,组织村两委成员规划建设叶家庄生态休闲景区,聘请泰山学院、泰安市旅游局等旅游专家与规划设计人员进行整体规划,并争取上级财政支持。 在农作物上,他也有新的考虑。过去,叶家庄村的土地多种植山楂树,一毛多钱一斤的山楂找不到销路,白白烂在地里,村民入不敷出。朱新荣确定发展思路以后,叶家庄成立了两个农业合作社,将村民的土地集中起来,统一规划、统一发展,现在将土地交由合作社管理后,按照山地和耕地每年每亩支付给村民1000元和2000元的租金,既提高了村民的收入,又能让土地集约化发展。 朱新荣带领村民用两年的时间将茶园建成,随后又建1000多立方米的沼气池,专门为茶园供暖、提供肥料等,打造生态循环农业经济。茶园仅是叶家庄村打造“城市农村”的一部分。2012年,叶家庄村又开始筹划建设小地主私人农场,2年后便建成。这里的土地按平方出租给市民,合作社按照租户要求种植蔬菜,保证绿色、无公害,让市民体验一把当“地主”的感觉。
在朱新荣的带领下,叶家庄村走上了科学发展的道路。朱新荣专门聘请了社科院专家为叶家庄村做了系统科学的规划,村里还将建设采摘大棚、民俗文化产业园、泰山人家等项目,游客或者农场主来这里采摘之后可以直接搬上餐桌享用自己种植的绿色蔬菜,配备空调、无线上网的木屋别墅供游客休息,而在一旁的儿童游乐区也将为孩子们的休闲游增添更多欢乐。
经济发展起来后,朱新荣开始安置村里的残疾人就业,他到村里的残疾人家中谈心,了解情况,做起他们的工作,并把他们安排进自己的建筑公司以及村里的茶厂,让他们找到适合自己的工作,自力更生。
“我也是残疾人,我更了解他们的感受。”朱新荣说。2005年,才30岁的朱新荣突患股骨头坏死,突如其来的打击,让他再也不能像正常人一样走路。“那个时候,我都不想出门了,天天待在家里,也不想见人,甚至有不想活的念头。”朱新荣说,因为自身的经历,更是让他感同身受,“我看着残疾村民们不出门,没工作,心里也难受,就鼓励他们出来工作。”
29岁的朱建是叶家庄村的村民,因肢体残疾,性格内向的他不仅不愿和他人交流,甚至连初中也没有读完。2009年,朱新荣担任村书记后,主动找到了朱建,鼓励他走出来,并在自己的建筑公司给他提供了合适的工作。现在,朱建不仅能自食其力的生活,还成了家。说起朱书记,朱建充满感激地说:“那个时候真的没想过自己会谋得一份有工作,当初每天都待在家里,特别绝望。现在有了适合自己的工作,而且还认识了很多朋友,生活充满了希望。”
“带领群众脱贫致富。首先要让大家心齐,家和才能万事兴。”朱新荣说到做到。朱新荣不仅帮助残疾人就业,每年还会拿出3到6万元给村里做公益,帮助贫困学生上学,看望村里孤寡老人,投资村里基础设施建设。这些做法,他一直延续到现在。 几年来,朱新荣多次与上级部门协调,为本村四户残疾人家庭争取危房改造款8万余元,他个人为2名残疾人捐助轮椅,为1名残疾人发放自主创业资助金8000元。在村民评议的基础上,1户残疾人家庭享受特困户照顾,5户残疾人家庭享受低保。他创办残疾人孵化基地,为30余名残疾人提供就业培训服务。在支持残疾人事业的发展工作中,他总是乐此不疲,永不言累。 朱新荣通过自己的努力,实现了当初的诺言,向父老乡亲交出了一份合格的答卷。他也先后被评为“全国优秀共产党员”“中国乡村旅游致富带头人”“泰安市捐资助学先进个人”“泰安市慈善家”“泰山区劳动模范”。 |